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莎士比亚剧作《哈姆雷特》中的这句经典台词表达了主人公对命运的忧虑和选择中的困惑。500年后的今天,在欧债危机蔓延全球,国内经济逐渐步入下行轨道之时,这句话也成了横亘在很多企业面前的一道符咒。拥有庞大市场份额的礼品行业也难逃这场大浪淘沙般的洗礼,波及全行业的大洗牌已不可避免。
千亿的市场如何瓜分?
近日,在北京一家食品企业从事行政工作的陈先生遇到了不大不小的麻烦。陈先生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在年节选购礼品赠送客户以及给本企业员工发放福利,今年的中秋与国庆节紧挨着,这就使他在选购礼品的时候必须考虑更多。“现在真不知道要送什么,大多数是重复性的礼品,甚至客户都分不清哪个是我们公司送的。”他还说,在个人礼品选择方面往往也是收礼的人不需要,送礼的人白花钱,真是“费力不讨好”。经过研究和几番对比,陈先生最终选择了一家依托电子商务的自选礼品网站。
陈先生的问题折射出当今礼品行业的普遍状况——市场需求活跃,但是缺乏有针对性、有创意、注重体验和服务的产品,尚无法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方面天价礼盒不断挑战人们的心里底线,被随意丢弃的过期礼品造成巨大社会财富的浪费,另一方面遍布城乡的礼品回收行业却得到蓬勃发展,成为造假制假的温床。
中国礼品产业研究院应用国家统计局、商务部、行业数据对礼品行业进行了个体与团体分类统计测算,数据显示:个体的年礼品需求在5055亿元,团体的年礼品需求在2629亿元,相加得出目前国内礼品市场的年需求总额在7684亿元左右,更有机构认为礼品市场具有不低于千亿元的市场潜力。但是,国内的礼品企业却大多面临尴尬的境地,特别是在此番经济下滑的冲击下,一些大企业利润下降,中小企业惨遭淘汰,行业内部问题逐步凸显,传统经营模式受到挑战,改革和创新刻不容缓。